您的位置:首页 > 绘本故事绘本故事

初一数学小故事

admin2024-04-07人已围观

一、初一数学小故事

.1韩信是汉代的大将,小时候便爱动脑筋,聪明过人。

传说有一天,街上的两个卖油人正在争吵不休。路过这里的韩信,出于好奇,呆呆地看着。他终于明白,原来这两个人合伙卖油,因意见不合,准备把油桶里还剩下的十斤油平分后各奔东西,又为了分油不均而争执不下。

韩信仔细端详着,他们手头没有秤,只有一个能装3斤的油葫芦和一个能装7斤的瓦罐。他们用油桶倒来倒去,双方总不满意,因而吵嚷起来。

有没有办法把油分精确呢?韩信面对两个各不相让的卖油人和眼前的油桶、瓦罐、油葫芦,默默沉思着。忽然眼前一亮,大声说:“你们不要吵了,没有秤,也能够分均匀!”说着,他把办法告诉了卖油人。按照韩信的办法,两个人重新再分,果然都很满意。

解:先用油葫芦连装三次,共装9斤,将7斤的瓦罐注满后,油葫芦里还剩2斤。然后将瓦罐的7斤再全部倒入油桶,这时油桶里是8斤油。再将油葫芦内的2斤油全部倒进瓦罐。最后用空葫芦在油桶里灌满(3斤),倒进瓦罐。这样,油桶里剩下的油和瓦罐中装的油都正好是5斤。双方各分其一,恰好各人所得完全相等。

一代相声大师侯宝林与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相交甚好。

一天两位大师饮酒聊天,你言我语甚是开心之时,侯宝林问华罗庚:“2+3在什么情况下等于4?”华罗庚一时竟无法理解,正当他陷入思考时,侯宝林说:“只要数学家喝醉了,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华罗庚禁不住哈哈大笑道:“好一个幽默大师,竞拿我取乐......”他又对侯宝林说:“我麻烦您到街上买一斤桔子汁,外带一包炒米花。一斤桔汁四角四分钱,我这里只给您四角四分,贵了我不买,少了我不依!”

2侯宝林接受任务后,很快就回来了,他把一斤桔汁和一包炒米花交给了华罗庚。侯宝林是怎样完成任务的呢?原来侯宝林用四舍五入法走了十家食品店,每家只买一两,打了一斤桔子汁,余下四分钱买了一包炒米花。

二、制作初中的数学手抄报

学习心得(如何突破某个知识的重难点等);试题精解(如一题多解,巧思妙解等);与数学有关的知识问答(如怎样解分式方程等);趣味数学(如数学谜语7/8打一成语等);数学典故(如“0”的起源等);数学家的故事(如华罗庚的故事等)。。。。。。

比较经典的数学故事,但是一定要简短,200字以内;比较有趣的数学题目,比如是奥数题目或者是竞赛题目;比较搞笑的笑话当然是要关于数学的;数学名人,列举国外国内数学名人不超过15名);还有本学期的知识要点,报纸的内容要和本学期的内容息息相关。

三、初一的数学小报怎么做啊??

一 找一些数学家的故事抄下来, 二 从课本里选一些概念写进去, 三 出一些趣味题 四 有关数学的小故事 比如:2、动物中的数学“天才”

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小。

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

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的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

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这其间也有数学,因为球形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

真正的数学“天才”是珊瑚虫。珊瑚虫在自己的身上记下“日历”,它们每年在自己的体壁上“刻画”出365条斑纹,显然是一天“画”一条。奇怪的是,古生物学家发现3亿5千万年前的珊瑚虫每年“画”出400幅“水彩画”。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当时地球一天仅21.9小时,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生活时报)

四、有趣的数学绘本课

        昨天晚上听了雷皓老师的《数学绘本:给孩子一双合适的“鞋子”》,一听到绘本故事都觉得跟语文相关,数学的绘本故事又是怎样的呢?

        雷皓老师先讲了一个关于鞋子的故事,巴厘岛绿色学校,让我们明白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每个孩子的学习方式、天赋,就像一双双不同尺码的鞋子,都是不同的。

       

        刚刚进入一年级的孩子是不是真的做好开学的准备呢?小学和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学习方式都是不同的,喜欢会比学会更加重要!

        雷皓老师从讲绘本故事《女巫的神奇罐》开始,简短的说了故事情节,数学的绘本故事既有故事线,也有知识线,数学绘本首先是数学的,其次是故事的。

        我们作为一个听众开始听这个故事:一个村庄因为灾难没有吃的了,一位老者说以前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形,但是有个老女巫用神奇的罐子帮助大家解决了,有个勇敢的小男孩儿就去找女巫,结果老女巫不在,找了两个小女巫,带回来两个包裹,里面有两个罐子,罐子的颜色不一样,里面的人也不一样,那么效果一样吗?分别放了1个苹果到两个罐子里,绿色罐子出来1个,蓝色罐子出来2个,又分别放了2个苹果进入,结果看来两个罐子出来的可能不一样,分别放三个苹果……村民把自己家里的食物拿来分别放进两个罐子里,出来跟多很多食物,大家都很开心!结果老女巫来了,十分生气,老女巫拿着蓝色罐子,抓住1朵乌云变2朵,2朵变4朵……就这样变出了满天的乌云,下了一场大雨,村民都很感谢老女巫和小女巫,解救了他们。

        雷皓老师讲完了故事的梗概,让我们思考如果自己是老师,应该怎么上这节课?只想其中的一点或者某个环节,有人说倍数,有人说加减法,我在讨论区打了一串问题:如果是你,会把食物投进哪个罐子里?老女巫为什么批评小女巫?老女巫为什么用蓝色的罐子变乌云?被蔡淑棉老师看到了说:一看就是语文老师提的问题。雷皓老师看着讨论区的言论,不断肯定大家的答案。

        第三种身份自己是一年级的学生,听老师讲这节课。作为数学老师希望用数学绘本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依据情景,体验:观察——猜测——再观察——验证猜测——总结规律的全过程。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神奇罐子的规律。培养孩子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上课用了三分钟把故事线讲完,现在到了数学线,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罐子一样吗?除了颜色不一样,还有什么?罐子上的小人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小人不一样,那么作用一样吗?随意猜测之后,答案对不对呢?验证第一次猜测。如果把3个苹果放进去绿罐子呢?为什么?放进去4个呢?5个呢?数学讲究的是有理有据,一年级对于倍数没有概念,换一种方式,蓝罐子里进去1个1出来几个1?进去1个2出来几个2?进去1个3出来几个3?至少提供三次例子,总结规律。天上的乌云,孩子们翻倍到256片,变出了满天的乌云。

        故事讲完了,知识学完了,写绘的时间到了,孩子们创作分享,创作后孩子们把这些当做一个有趣的故事分享,出现错误是成长的契机,帮忙修改,教学的契机转瞬即逝,错误也可以变成精彩。把数学的练习换一种方式,能细微的观察到孩子的很多。

        以知识为载体,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一年级如此,二年级如此……整个小学阶段都是如此,这个板书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强有力的知识推理的材料。

        数学启蒙的意义何在?首先让孩子觉得有趣在一年级是很重要的;淡化学科的知识概念,不要让孩子觉得数学就是计算、公式、不断的考试,数学是猜想验证,表达规律,比较异同。帮助孩子建立大数学观。

        雷皓老师又讲了一个三年级的绘本课程,低段和中段差异很大,老师讲了五进位,十进制可能与十个手指有关,用十进制数一数各种事物,如果一开始人类用一只手来计数,就变成五进制了。到最后会发现几个一堆就是几进制。用两分钟作为创作者自己怎么上课?

        如何达成的?老雷皓师开始讲自己是怎么上的?你相信天平两边的数字相等吗?学生带着有趣的设想开始这节课。

      十进制的16和五进制的31相等,31读三一,31代表有3个5加1个1,到底怎么区分十进制和五进制呢?把你看看这堆珠子变没有变?无论是五进制还是十进制计数,这堆珠子都没有变。以此类推,再做一题,回到最初的问题,这两个数字相等吗?

        有时候一个问题在你看起来不可能,不要急着放弃,换一个角度思考去思考,说不定就可能了。达到了人文目标。

        自己摆一摆,用十进制怎么摆,换成五进制呢?数学课有时需要深入的追问,如果将来学了八进制呢?二进制呢?深入了解进制问题,几个一堆就是几进制。通过画图,再次加强。生活中有其他的进制,古代用二进制做八卦,电脑上用的是二进制,十二进制是时钟。

        你会发现低段和中段的数学绘本不同,体会数学的魅力。作为听众,作为创作者,作为学生,如何使用数学绘本?数学绘本不等于数学绘本课,我们要做用绘本的人,而不是被绘本所限,以绘本为载体,创造性地将各类元素有机地整个在一起。从一课走向课程,读绘本,画绘本,分享绘本,演绘本。

        绘本虽好,但不是全部。学人终是成己,一开始模仿,学习别人,不断尝试,最终会形成自己的风格。若想当好老师,最重要的还是了解孩子。

很赞哦! ()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