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故事视频故事视频

有关尊重长辈的小故事

admin2024-08-02人已围观

有关尊重长辈的小故事

1、程门立雪

北宋时期,有个叫杨时的,他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个性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这个故事是讲杨时在四十多岁的一件事。杨时呀,他学问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

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齐去老师家请教(他的这位老师叫做程颐,也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

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的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住了。直到程颐一觉醒来,门外积雪已有一尺多厚,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

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最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构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2、孔夫子的误会

孔子带领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在去陈国和蔡国的路上被困,一连好几天没吃上一顿饭。孔老夫子实在受不住,只好大白天躺下睡大觉,想以此来忘却饥饿。

孔子的大弟子颜回见老师饿得很,心中十分忧伤,心想,老师上了年纪,怎能经得住这般折磨啊!再不想出办法,怕是要出危险了。颜回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可想,只好去向人乞讨。这一次真是天不绝人,居然碰上一个好心肠的老婆婆,给了他一些白米。颜回高高兴兴地把米拿回来,急忙把米倒在锅里,砍柴生火,不一会儿,饭就熟了。

孔夫子这时刚好醒来,突然闻到一股扑鼻的饭香,好生奇怪,便起来探看。刚一跨出房门。就看见颜回正从锅里抓了一把米饭往嘴里送。孔子又高兴又生气:高兴的是有饭吃了;生气的是,颜回竟然如此无礼,老师尚且未吃,他却自己先吃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颜回恭恭敬敬地端来一大碗香喷喷,热腾腾的白米饭,送到孔子面前,说:今日幸好遇到好心人赠米,此刻饭做好了,先请老师进食。不料孔子一下子站起身来,说:刚才我在睡梦中见到去世的父亲,让我先用这碗白米饭祭奠他老人家。颜回一把将那碗米饭夺了回去,连忙说:不行!不行!这米饭不干净,不能用它来祭奠!

孔夫子故作不解地问道:为何说它不干净呢颜回答道:刚才我煮饭时,不留意把一块炭灰掉到上面,我感到很为难,倒掉吧,太可惜了,但又不能把弄脏的饭给老师吃呀!之后,我把上面沾有炭灰的饭抓来吃了。这掉过炭灰的米饭怎能用来祭奠呢孔夫子听了颜回的话,才恍然大悟,消除了对颜回的误解,深感这个弟子是个贤德之人。

3、张良拜师

张良年轻时,有一天,他闲游到一座桥上,遇见一位穿褐HE衣的老翁。那老翁见张良走近,便故意将鞋坠落桥下,让张良下桥去捡。张良很不高兴。等张良把鞋捡上来交给老翁时,老翁又让他帮着把鞋穿上。于是,张良跪着帮老翁穿上了鞋。

老翁没客气,笑眯眯地离开了。临走时留下了一句话:小子可教矣!5天后黎明时分在那里等我。张良按老翁的指示,5天后天刚亮,他就来到桥上,不料老翁早呆在那里,见了张良便怒斥道:跟老人约会迟到,岂有此理。过5天再早些见我。说完就离去了。

又过5天后,鸡刚打鸣,张良便匆匆地赶到了桥上,但是不知怎样的,他还是比老翁来得晚。老翁这回更不高兴了,只是重复了一遍上回说的,就拂袖而去了。这下张良可点急了,又过了5天,他索性觉也不睡了,在午夜之前便来到桥上等着。

一会儿老翁来了,见着他便点头称是。井从袖中拿出一本书,很神秘地说:你读了这本王者之书,就能够做帝王的先生了。10年之后,兵事将起。再过13年,你到济北,能够与我重逢,谷城山下的那块黄石,便是我的化身。说完飘扬而去。天一亮,张良打开书一看,原先是太公望兵法书。

张良个性高兴。之后张良认真研读黄石老翁授给的那部兵法书,真的当上了汉高祖刘邦的高级参谋。

4、彭总穿便服见教师

195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彭德怀元帅身穿便服,准备接见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代表。工作人员提醒他说:“彭总,您是国防部长,就应着军服才好。”彭总说:“这天是去见老师,学生见教师就应穿便服。”接见的时候,彭总穿着便服,频频向老师问好。

5、鲁迅探望老师

鲁迅对寿镜吾老师一向很尊敬。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去看望寿老先生,1902年至1909年,鲁迅出国留学。

这8年间,鲁迅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状况。1906年6月,鲁迅从日本回绍兴与朱安女士结婚,在绍兴只停留了短短的4天,但他仍专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老先生。

张良拜师时,为何黄石公要让张良去取了三次鞋?

 我们大家在小时候大概都听说过张良拜师的故事,后世对他的评价说他精通黄老之道,是期末汉初杰出的谋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张良此人计谋卓绝,帮助刘邦在鸿门宴上脱身,并凭借自己出色的直冒帮助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被册封为留侯。

张良也是汉初三杰中唯一一个得到善终的人,到了现在,大概也只能用刘邦的一句话来形容他,运筹帷策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相传张良的师父是黄石公,某一日,张良在桥上碰见了一个穿着破烂的老人,看到他之后故意把鞋子丢到河里,让张良去给他捡,既然回来以后还要求帮老人穿上,之后又故意把鞋子丢到河里,张良还是恭恭敬敬地帮老人把鞋子捡了起来,如此循返往复三次,老人笑着对他说,你是一个可造之才五天以后在这里等我。

到了约定的时间,张良来到了这里,发现老人早就等在这里,老人看到以后非常生气,说怎么可以让老人等呢?告诉他,五天之后再来,五天又五天,终于有一天,张良午夜之前就来到了两个人约定的地方,终于得到了老人的满意,将《太公兵法》送给了张良。 

 这个故事在小时候都是要告诉我们要尊师重道,那么,黄石公为什么要让张良捡三次鞋呢?一方面,大概是考验张良的心性张良原本出生于贵族世家,他的父亲是韩国的丞相,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张良必定心高气傲,其次是为了磨练张良的耐性,告诉张良任何一个人都不可以小看。

张良拜师时,黄石公让张良下去取了三次血,其实是为了考验张良,试探试探张良的耐心,并且削减他的锐气。

因为黄石公是想要考量张良的耐心,如果张良没有耐心的话,黄石公也不可能将自己手中的天书交给他。

我觉得张良拜师的时候,黄石公让他取三次鞋子是为了考验张良有没有耐心,所以才会让他去取三次鞋子。

张良拜师让他去取三次鞋子,那也是为了考验下张良,顺便磨一磨张良的心性,看看张良适不适合做王石公的徒弟。

很赞哦! ()

上一篇:校园里的小故事关于吵架的内容300字作文'>谈谈自媒体、新媒体和融媒体

下一篇:返回列表'>返回列表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