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故事视频故事视频

郑和下西洋的小故事(100-200)字

admin2024-03-21人已围观

一、郑和下西洋的小故事(100-200)字

1405年,明成祖派郑和(祖籍云南)带领一支船队出使西洋。那时的西洋指的是我国南海以西的沿海各地。郑和一共带了两万多人,除了士兵和水手外,还有各级官员、技术人员、翻译和医生。他们乘坐62条大船,从今江苏的太仓出发,经过福建沿海,浩浩荡荡地扬帆南下。郑和每到一个国家,就把明成祖的信递交给该国的国王,并把带去的礼物送给他们,希望同他们建立友好关系。三年后,郑和带着西洋各国的使者回到了中国,明成祖见这次远航这么成功,非常高兴。在以后的二十多年里,明成祖一次又一次地派郑和前往西洋各国。郑和前后出海7次,到过印度洋沿岸的三十多个国家,最远还曾到达过非洲。郑和七次下西洋,说明我国当时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更重要的是,这一事件打破了东西方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让外国人更多地了解了中国。

二、郑成功 全文 复述

荷兰侵略者凭借高大坚固的铁甲舰和舰上的大炮,企图负隅顽抗。英勇的郑军官兵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驾着舰船向敌军舰队冲去。他们将敌舰团团围住,使敌人的大炮失去了威力。随著“轰隆”一声巨响,所有的舰船都振动起来,海面上掀起十几丈高的水柱。原来是一个炮手瞄准敌舰放了一炮,刚巧打中了弹药库。那艘敌舰被炸成许多碎片,飞向天空。敌人惊恐万状,敌军舰队乱作一团。郑军官兵乘势用钩子钩住敌舰, 一个个跳了上去。敌舰官兵无法逃脱,只好统统举手投降。 给我点分吧?!

三、戚继光和郑成功

戚继光,明朝名将,民族英雄,军事家。字元敬,号南塘, 晚号孟诸。祖籍河南卫辉,后迁定远(今属安徽),再迁山东登州(今蓬莱)。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1528年11月12日)生于鲁桥(今山东济宁东南)。出身将门,自幼喜读兵书,勤奋习武,立志效国。17岁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戚继光戎马一生,抗倭战功卓著。注重练兵,尤善育将,严明军纪,赏罚分明。抗倭作战中,创立攻守兼备的鸳鸯阵,灵活巧妙地打击倭寇。镇守蓟州,修城筑堡,分路设防,有力地抵御蒙古骑兵。所撰《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为明代著名兵书,受到兵家重视。

郑成功(1624-1662年),明清之际民族英雄。汉族。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祖籍河南省固始县汪棚乡邓大庙村。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并封忠孝伯,这也就是他俗称“国姓爷”的由来。清兵入闽,其父郑芝龙迎降,他哭谏不听,起兵反清。后与张煌言联师北伐,震动东南。康熙元年(1662年)率将士数万人,自厦门出发,于台湾禾寮港登陆,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四、课文郑成功

荷兰侵略者凭借高大坚固的铁甲舰和舰上的大炮,企图负隅顽抗,(接着)被郑军官兵瞄准敌舰放了一炮,打中弹药库,(然后),敌舰队乱作一团。郑军官兵乘势用钩子钩住敌舰,一个个跳了上去,(最后)敌舰官兵无法逃脱,只好统统举手投降。

五、郑成功名字的来历是什么?

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

郑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 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很赞哦! ()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