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成语故事成语故事

历史上有名的战争故事

admin2024-09-12人已围观

历史上有名的战争故事

退避三舍

《退避三舍》是一个成语典故,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其原意指为了回避与对方的冲突,主动退让九十里;常用于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春秋时期,晋国内乱,公子重耳出逃。他到了楚国时,楚成王热情招待他。后来重耳做了国君,史称晋文公。在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在卫国城濮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史称城濮之战。晋文公应承当初承诺退避三舍,既是报答以前楚成王给予的礼遇,也是运用“卑而骄之”、“怒而挠之”的诱敌之计,引令尹成得臣(子玉)上钩。最终子玉上当,楚军左、右军被歼灭,晋国大胜。

火烧赤壁

赤壁之战,指的是东汉末年曹操和孙刘联军之间的一次大型战役,这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赤壁之战中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此战为尔后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武王伐纣

武王伐纣是周朝重大历史事件,指的是大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带领周与各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王帝辛(纣),最终建周灭商的历史事件。武王伐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是商衰周兴的转折点,对推动中国历史进步起到积极作用。伐纣成功之后,西周开始实行分封制,中国从此建立了长达800年的周朝。

黄帝战蚩尤

黄帝战蚩尤的故事,出自中国上古奇书《山海经》,在中国神话传说及东方神话之父袁珂所著《中国神话传说》中非常精彩。黄帝姬轩辕在神农跟九黎两部落之间,三个部落争霸,姬轩辕怕两面受敌,所以他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突袭神农部落,在阪泉郊野的大战中击败了神农部落。姬轩辕乘胜挥军,一直挺进到九黎部落的根据地涿鹿,会战在涿鹿郊野,这就是历史上最早和最有名的大战涿鹿之战。最后黄帝击败九黎部落,杀死蚩尤。

破釜沉舟

《破釜沉舟》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讲述了项羽破釜沉舟,带动诸侯联军歼灭秦将主力的故事。该成语指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做事果决。

七擒孟获

七擒孟获,又称南中平定战,是建兴三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对南中发动平定南中的战争,讲述了诸葛亮采用了“以德服人”的策略,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第七次在孟获城将孟获擒拿,并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与之为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与人交往也应该这样,要用自己的美德和修养去感染别人!

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三十六计当中对齐、魏一场战争的解释(参见桂陵之战)。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相当精彩的一种智谋,它的精彩之处在于,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招致胜的神奇效果。出自《史记》 卷六五《孙子吴起列传》。

争雄鄱阳湖

《争雄鄱阳湖》讲述的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最终朱元璋获得胜利,陈友谅阵亡。这个历史上有名的战争故事史称鄱阳湖之战,又名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发生在公元1363年。鄱阳湖之战不仅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战,也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的水战,可以说远远超过了三国的赤壁之战。

火烧连营

《火烧连营》是历史上有名的军事故事,指的是三国时期吴蜀之间的一次战役,发生在221年7月至222年8月的夷陵之战期间。刘备为报吴夺荆州、关羽被杀之仇,率大军攻吴。吴将陆逊为避其锋,坚守不战,双方成对峙之势。蜀军远征,补给困难,同时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刘备命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陆逊看准时机,命士兵每人带一把茅草,到达蜀军营垒时边放火边猛攻,火势迅速在各营蔓延。蜀军大乱,被吴军连破四十余营。陆逊火烧连营的成功,决定了夷陵之战(猇亭之战)蜀败吴胜的结果。

草木皆兵

《草木皆兵》是一则历史成语故事,出自于《晋书·苻坚载记》,发生在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期间,草木皆兵就是秦兵士在失败而慌张的情境下产生的错觉。该成语的意思是,把山上的野草和树木都当作敌兵,形容为对方的声势所吓倒而疑神疑鬼产生错觉。

成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典故的出处,意思?

出处:春秋时期·左丘明《国语·周语》

意思: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指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原文节选:“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译文:堵住人们的口,比堵塞河流的后患更为严重。河流被堵塞而决口,伤害的人一定多。百姓也如同河流。因此,治水的人要疏通河道,让水畅流;治民的人应开导他们,让他们畅所欲言。

扩展资料

成语故事:

周朝建立以后,对人民也采取了残酷的统治,因此人民对周朝越来越不满,纷纷起来反抗。周朝的统治者为了镇压人民,采用十分严酷的刑罚。到了周厉王即位后,对人民的压迫更重了,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话说周厉王当时宠信一名叫荣夷公的大臣,他非常擅长搜刮财物,残酷欺压百姓。荣夷公利用他的特权,封山占水,霸占了一切湖泊、河流,垄断山林川泽的一切收益,禁止老百姓上山砍柴打猎、下河捕鱼,断绝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计;对外兴师动众,征伐邻邦,不断加重老百姓的负担。他的倒行逆施、横征暴敛,造成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朝野上下,杀机四伏,人人自危,民怨沸腾。

那时候,住在野外的农夫叫“野人”,住在都城里的平民叫“国人”。都城镐京的国人不满厉王的暴虐措施,怨声载道。大臣召穆公听到国人的议论越来越多,社会动荡不安,就进宫告诉厉王说:“荣夷公的这种做法,让百姓忍受不了啦,您如果不趁早收回给荣夷公的特权,百姓就要暴动了,出了乱子就不好收拾了。”

厉王撇撇嘴说:“这点小事情,我自有办法对付。”于是,周厉王下命令,禁止国人批评朝政。还从卫国找来一个巫师,要他专门刺探批评朝政的人,说:“如果发现有人在背后诽谤我,你就立即报告,我会严惩这些刁民。”卫巫于是派了一批人到处察听,这批人经常借机敲诈勒索,谁要是不听,他们诬告你谋反。厉王听信了卫巫的报告,杀了不少国人。

在这样的压力下,国人真的不敢在公开场合里议论国事了。就是人们在路上碰到熟人,也不敢交谈招呼,只交换了一个眼色,就匆匆地走开。厉王发现批评朝政的人渐渐少了下来,十分满意。

有一次,召穆公去见厉王,周厉王高兴地对他说:“你看,现在老百姓都同意我的做法,没有人反对了呢。”

召穆公叹了一口气说:“您这是强行封老百姓的嘴,哪里是老百姓真就没有自己的想法了啊!这怎么行呢?堵住人的嘴,不让人说话,比堵住河流还要危险哪!治水必须疏通河道,让水流到大海;治国家也是一样,必须引导百姓说话。硬堵住河流,等到决口伤害的人一定会更多;硬堵住人的嘴,堵塞河流的后患更为严重,是要闯大祸的呀!”

厉王不以为然,暴政反而越来越厉害。过了三年,也就是公元前841年,国人忍无可忍,终于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暴动。起义的国人围攻王宫,要杀厉王。厉王得知风声,慌忙带了一批人逃命,一直逃过黄河,到彘(今山西霍县东北)地方才停下来。就是厉王不听召穆公的规劝,才落得个被流放的命运啊。

十四年之后,周厉王在彘死去。大臣们立太子姬静即位,就是周宣王。但是经过一场国人暴动,周朝统治者已经外强中干,永远地衰落下去了。

成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典故

出处:《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译文: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河川变得雍堵而决口,受伤的老百姓一定很多,治理国家也是一样。所以治水的人,必须疏通河道让水流入大海;治理国家的人,必须引导百姓说话。

扩展资料:

成语启示: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统治者荒淫无道,但他们又怕人民议论,就采取了压制社会言论的措施,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平安无事。实际上这是最愚蠢的作法,它不仅使下情无法上达,错误的政策得不到纠正,加剧社会矛盾。

更可怕的在于虽然民众口上不说,但心里却充满了仇恨,只要社会矛盾到达临界点,大规模的暴乱必然爆发,给社会生产力造成极大破坏。正可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能忍受暴政的民族,但也是爆发起义最多的国家。

该典故出自《国语。周语上》

西周末年,周厉王非常残暴,横征暴敛,骄奢淫逸,整个国家百业凋敝、民不聊生。人们在私底下指责厉王的暴行。

召公屡次进谏厉王,厉王不听,从卫国找来巫师去监视哪些指责他的人,只要发现就抓住杀掉。一时间,全国上下人人自危,没人敢再议论朝政,连在街上遇到亲戚熟人也只能用眼睛互相看一下,生怕一不小心说错话惹来杀身之祸。

厉王很是得意,对召公说,你看,现在没有人说我的坏话了吧。

召公对厉王说:民众对你的怨恨和水是一样的,只能用疏导的方法。你怎麽能阻止民众说话呢?

厉王不听召公的话,仍我行我素,三年后,便发生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国人暴动”,将厉王流放到彘地去了。

意思:防:阻止、堵塞,川:河流。指堵住人的嘴,不让他们说话的危害,比堵塞河流引起的水灾还要严重。

这个典故出自《国语'周语上》,好像高中时有篇课文叫《召公弥厉王纳谏》也就包含了这个典故

很赞哦! ()

上一篇:狼的成语故事,全文。急。'>谈谈自媒体、新媒体和融媒体

下一篇:返回列表'>返回列表

随机图文